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领创新创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加快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促进创新驱动创业、创业引领就业,定于 2020年 6 月至 11 月举办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我敢闯、我会创
二、组织动员
1、成立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领导小组和竞赛办公室,负责该项赛事的领导和组织工作。
竞赛领导小组组长:陈智林
副组长:赵晓鸿 蔡雅康 苟勇 刘丁 徐亮 冯梅
校园竞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张弢担任主任。
成员:各系部书记、附中、川艺创新创业中心。
具体事务工作人员:各系部书记、主任,附中领导,川艺创新创业中心。
校园竞赛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互联网+”大赛的组织领导、政策咨询、统筹协调。
各系部成立竞赛工作小组,由专项工作联络干事负责本部门学生动员、报名、资格审查(已毕业5年以内的我院毕业生均可参加创业大赛)、组织、作品报送等工作。
2、成立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专家委员会,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张丁丹担任专家委员会主任,邀请投资机构、企业高管、学院教学质量监督管理办公室教师作为成员,全面负责参赛项目评审工作。
3、本次校赛评审由各处室、系部参与协办。
4、成立纪律与监督委员会,对大赛组织、评审工作和协办单位相关工作进行监督,并对违反大赛纪律的行为恰予处理。
三、参与项目要求
1.“互联网+”只是时代的符号,参赛项目不只限于“互联网+”项目,鼓励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参赛,内容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项目立意应弘扬正能量,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即刻取消参赛资格并自负法律责任。
2、参赛项目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专利证书等;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创业项目,报名时需提交营业执照及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相关复印件、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股权结构等。参赛项目可提供当前财务数据、已获投资情况、带动就业情况等相关证明材料。
3.大赛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与。允许跨校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4.大赛参赛组拟分为高教主赛道(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师生共创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公益组、商业组)和国际赛道(商业企业组、社会企业组、命题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我院师生建议统一报送职教赛道比赛。
四、赛程安排
校赛评审时间初定6月29日-6月30日,视疫情兄进行调整。
1、项目网络报送:6月11日开始至大赛报名窗口关闭截止。
1校级评审:(初定7月1日前完成)组委会组织专家,对各参赛推荐项目进行评审,选拔一定数量的优秀项目参加省级大赛。
3.省级比赛:(7月初)在校赛评审中选拔优秀项目进行集中培训,并参加四川省“互联网+”大赛,培训时间另行通知。
五、比赛形式
1.所有参赛团队都必须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cn)完成网络申报。
2.因疫情影响,本次参加省赛的优秀项目采取导师推荐及自荐形式报名,导师推荐与自荐项目需在6月24日前报送到学院双创中心林正庭老师处,由专家评审选拔后报送。
六、组织报名
1各系部负责本次“互联网+”项目的宣传、动员、报名。网络报名由双创课指导教师及学院双创中心指导。各系部需指派一名大赛专项工作联络干事,具体负责本项赛事的组织和联系工作。
2、我院往届毕业生(毕业5年内),也可参与本次大赛,完成网络报名后将其相应报名材料及相关信息于6月24日前交学院创新创业指导中心林正庭老师处。
3、参赛团队必须通过“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https://cy.ncs.cn/)或大赛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大学生创业服务网”)任一方式报名成功、只线下报名,未网上报名成功的,无参加省赛资格。请各系部确保学生网上报名成功。
七、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创新创业指导中心
2020年6月4 日